“彩虹妈妈”,是学生送给舞阳中学李虹老师的称谓,这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如绚丽的彩虹一样照耀着孩子们多彩的青春。
学生的座位每周有规律地调换一次,但教室里的最后一排的那个座位始终是固定不变的,那就是李虹老师的座位。李老师总是笔挺地坐在那个座位上备课、批改作业、阅读或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中午学生午休,李老师也趴在那个座位上稍作休整。课间十分钟,也就是在那个座位旁,李老师会及时询问学生听懂了没有,笔记做好了没有。从每一天早上六点多走进教室,到下午六点多放学,这一坐就是十二个小时。正如毕业多年的学生给李老师的微信中说的一样,“毕业多年,我始终记得教室角落里那个笔挺的身影和身后那关爱我们的目光”。
去年疫情上网课期间,915班的学生无意间发现钉钉班级群多了一个网名叫“彩虹”的学生,这个“学生”每节课都跟随全班同学听完每一节网课。每天系统统计学习时间最长的就是这个“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学生们发现那个“学生”居然是李老师!这下,抱怨上网课累、网课苦的同学再也不抱怨了。三年如一日从早到晚每一节课的陪伴,李老师做到了,并且一做就是34年!
这是中考前的一节常规英语课。这堂课由学生上台主讲,台下同学讨论以陈述的方式进行。 李老师始终向左倾斜着身体参与各组讨论,不时纠正学生口语中的问题,课堂气氛轻松,学生交流活跃。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对李老师始终向左倾斜的姿势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孩子们都知道2015年春,当时正在为参加湖北省骨干老师培训团做准备的李虹突然患上右耳神经性耳鸣。只要是醒着,李老师的右耳中都会传来大海波涛起伏或大漠流沙的声音。幸运的是,经过检查,李老师左耳听力灵敏,不影响听说交流。还能站在讲台上与孩子们沟通,李老师兴奋万分。从此,俯身用左耳倾听就成了李老师固定不变的姿态了。正是在这位单耳倾听的语言文字科老师的努力下,她所带班级的英语各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州前列,多次获得州、市中考质量优秀奖,她个人也多次获得各级表彰。
纵然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但谦逊好学却是李老师始终不变的姿态。从1989年走上讲台,1991年从恩施市芭蕉乡民族中学调至舞阳中学,34年的教学路,李老师积累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李老师始终觉得自己懂的还不够,她坚持每天学习,向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名师学习,也向身边的年轻老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成绩分析软件、微课、钉钉、腾讯、美篇制作等现代教学信息化技术,李老师玩得比年轻老师都熟练。正如李老师常说,“教师必须终身学习”“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
初中的孩子大多处于逆反期,情绪不稳定,如何找到一种渠道和途径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是青春期家长和老师都很困惑的问题。家校联系本就是李老师找到的窍门。34年来,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阅读家校联系本,并回复全班每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宝贝”“宝妈”“宝爸”,这是李老师在家校练习本中给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称谓。
“我觉得家校联系本就是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李老师这样说。
“初中的时候刚好处在一个青春期,又很懵懂,但是又没有完全成熟,那时候的我有很多比较矛盾或者迷茫的时候的,而我又是不太擅长于表达的一个人,所以当时的家校联系本就给了我这样一个出口。不管是生活上、心理上还是学习上的帮助都特别的大。”已经年近三十岁的薛航宇这样说。这位从李老师班毕业十多年的学生,还保存着当时的家校联系本。 2020年秋季的一个早晨,正在早读的鸿博同学突然大口呕吐,大滩大滩的呕吐物喷涌到他的课桌上。那时疫情正严重,为了避免味道弥漫到教室里,李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她立马动手处理课桌上的呕吐物,并一遍又一遍地清洗鸿博的课桌和衣物。随后赶来接孩子的鸿博妈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们做父母的面对自己孩子的呕吐物都无法做到用手去捧。李老师真的胜过妈妈!”
正是这种对学生的喜爱、对职业的热爱,李虹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坚守到如今。34年言传身教,她的坚持和爱影响并带动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每年寒暑假,这些奔赴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只要回恩施就会相约去看望他们的李老师,也要完成李老师给他们布置的另外的作业,那就是给现在的学弟学妹们上一堂课,分享学习心得。一届一届这样下来,这也成了李老师班上的一个传统。
李虹老师将自己的爱和能量毫不保留地奉献给学生,奉献给自己选择的职业,用自己生命的绚丽照耀孩子成长的天空,这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彩虹妈妈”——李虹老师!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