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芳,中共党员,现任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六年级部主任,语文老师。从教22年来,她用一颗真心铺撒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她心里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教育要用“爱”作底色,就算贫瘠的土壤也能绽放“芳”华。
张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妈妈一样的“爱”
“在我最孤独的那段时间,张老师一有空就陪伴着我,和我一起谈心,让我从迷茫中走了出来。”在小溪的心里,张老师就像妈妈一样,陪伴他一起读书,与他交流成长话题,带给他不一样的“温暖”。
原来,小溪的父母离婚后,小溪一直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平时爸爸的工作繁忙很晚才能回家,放学之后小溪常常独自在家,没有家长看管的情况下,小溪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玩手机,而且玩到很晚,作业也不及时完成,到了第二天上课时就开始打瞌睡,整天都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
小溪“不在状态”的情况一下子引起了张老师注意,决定和小溪当面谈一谈。在中午时间,张老师把小溪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在交谈的过程中,小溪还是摆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对张老师的提问也是“爱理不理”。
“小溪的状态让人忧心,必须要家里去看一看。”当天晚上,张老师来到小溪家进行家访,看到小溪一个人在家瞬间明白了小溪白天在校状态不佳的“病因”,决定改变小溪的生活状态,她语重心长的对小溪分析了长时间玩手机的坏处,让小溪认识到了错误,还和小溪作出约定:做知心好友,同读一本书,分享每天的收获。
于是,每天午休时间和美农庄的小路上就会出现张老师和小溪的身影,两人评论着书中的人物,讲述着精彩的部分,一路有说有笑。渐渐地,小溪戒掉了手机“瘾”,晚上的爱好也变成了看书,白天上课的状态也改变了。
后来,在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中,小溪撰写的读后感得了一等奖,他拿到奖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和张老师分享喜悦,张老师看到小溪的改变后也十分开心,让她更加坚定要用“仁爱”之心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爱”上堂课不容易 我必须用心对待
在日常工作中,张洪芳老师用一句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
因此,每当有老师的教研课时,张老师一定是第一个积极参与,在课上她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课内容,详细记录发现的闪光点,然后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在集体备课环节,她积极参加教研组的讨论,导学案中既有教研组达成的共识,也有自己的个性修改;各种线上线下培训,她都不会错过,厚厚的业务学习笔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安排张老师上研讨课,此时的她正逢大女儿读高三,小儿子刚上幼儿园,早晚接送每天都要“几头跑”,本以为她会以这些困难为理由推脱,可没想到她却爽快地答应了。“这是学校安排的工作,我得支持,没有理由推脱。”在张老师眼中,上好一堂课不容易,能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是对自己业务成长的历练。
那段时间里,张老师吃完晚饭就扎进书房里,开始“闭关修炼”,她仔细查阅教师教学用书,上网学习名师讲课方式,构思课堂里每一个细节。在白天里,她在班上进行试课,邀请同行的老师观课指导,刚开始的几次试教效果并不理想,她只得重复“熬夜模式”修改教学方案,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浮肿的眼袋,黑黑的眼圈,看起来很憔悴,但是她依旧没有放弃,调整状态后请教同事指点迷津。
经过多次磨课后,她所执教的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说新闻》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同事们在看到她努力成果后,纷纷感叹张老师对教学工作的用心,她对工作的热爱也让大家动容。
张老师就像向日葵一般灿烂,给我们带来“爱”的正能量。
2020年,学校任命张洪芳担任年级主任,她开启了“超人”模式,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发工作群里的消息,安排一天的年级事务,课间操时段还要巡视安全和卫生,偶尔还要处理学生出现的“意外状况”。
她每天忙忙碌碌,让大家忍不住地问她:“你一天跑上跑下,累不累嘛?”她总会笑着回复:“不累,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面对棘手的工作,她常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这么多臭皮匠还抵不过一个诸葛亮吗?”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大爱”的正能量,如向日葵一般灿烂,给大家带来温暖。
2022年,学校安排老师们排练工间操,年级组许多老师要参加排练,其他老师多了代课的“任务”。时间一长,巨大的工作量让老师们有些“吃不消”,时不时向她“吐槽”工作实在是太辛苦。张老师在办公室笑着说:“大家再坚持一下,参加表演的同志每天也很辛苦,他们努力排练是为了在舞台上展示最美的姿态,是在为学校争荣誉啊!我们帮着代课的同志,要做好‘后勤’,让他们安心地排练才会取得好成绩,他们的军功章也有我们的一半哟。”听了她的话,大家不再说什么,拿起课本又走进了教室。在她的带领下,年级组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老师们之间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办公室里少了一些怨言,多了一些责任与担当。
“时光荏苒,一路成长,一路花开”。张洪芳老师是众多教师的一个缩影,她平凡又普通,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耕耘,不计得失。正是她坚持用“爱”的力量,用心做好平凡的小事,用自己满腔的热忱,绽放着属于她的“芳”华,谱写着自己的教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