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客服热线(微信)

13451047615

恩施最美老师


频道:教员必读 来源:恩施家教中心宣传部 点击:54 日期:2023/8/10

恩施杨佳瑛 :教育,是一件凭良心去做的事!

      怀揣教书育人的梦想,她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成为一名乡村小学孩子王。转瞬间十二载,“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箴言萦绕耳畔。文墨书香中,她用知识陪伴孩子们成长,三尺讲台上,她用青春书写着孩子的未来。她就是恩施市龙凤实验小学教师杨佳瑛。

   “学生的分数虽然重要,但心理健康,始终是最重要的。”这是杨佳瑛常说的一句话,在她心中,一个人可以没有出类拔萃的成就,但一定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杨佳瑛深知,对学生关心和爱护,是打开学生心扉的唯一方式,只有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种下爱的种子,孩子的秉性才会“根正苗红”;作为班主任,要带好每一个孩子,抹去年龄的代沟和教师的威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平等的对话和无微不至的关爱。班级活动中,孩子们觉得特别民主,有什么都敢表达出来:“杨老师,你的偶像是谁?”“杨老师,你觉得我帅吗?”孩子们真心觉得和杨老师交流是最轻松的。杨佳瑛经常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游戏锻炼……一些细小而自然的举动,常常在孩子们心中荡起层层涟漪,燃起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入冬时,杨佳瑛给特殊孩子送棉袄和棉鞋;开学初,她又为孩子们准备好学习用具;疫情期间,她的足迹踏遍全班64个孩子家庭……面对杨佳瑛无微不至的关爱,单亲孩子小翔发自内心地说:“要是杨老师是我妈妈就好了!”这番话让她感动,更感心疼:久缺爱心抚养的孩子,需要老师更多的爱心付出,被关爱的感觉才能被唤起,才能培养出他们完整的人格和对爱心的传承。

     “与家长们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注重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这是杨佳瑛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说过的。她深知,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品行、学习等都能达到预期。但“家校联系”的粗线条,会被一些家长误读为“老师只关注到自己孩子的不好”,因而生出各种抱怨和抵触。杨佳瑛充分注意到这种“供需矛盾”,为破解矛盾,消弭抱怨和抵触,每当孩子有明显进步或良好表现的时候,她都会主动跟家长联系,对孩子进行表扬,而后委婉地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让家长切实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用心和关注。对于家长们“特殊”的嘱托,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杨佳瑛,也总是能理解家长们的心情。有时,她会用便签纸将家长的嘱托贴在桌面上,有时,还会定下闹钟提醒自己——有学生带病上学时,家长嘱托老师帮忙提醒孩子喝药;有孩子因肠胃不适,家长不方便,午餐需要“特殊照顾”时,杨佳瑛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孩子打上一碗符合“特殊胃口”的饭菜。当然,杨佳瑛也会引导孩子们许多“第一次尝试”,逐渐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这些对她来说,虽多了些琐事,但都是举手之劳,而对于家长们来说,真诚已传递,感念已生根。

     杨佳瑛虽只有十二年教龄,但她有一颗充满教育情怀的心。在学校,不论哪个老师有困难,只要开口,她都乐于帮忙;不论领导安排什么任务,她都一丝不苟、力争第一时间地完成;不论哪个家长提出问题,她都积极耐心地沟通回复;不论哪个孩子遇到了难处,她都用心去走进孩子的心,帮孩子解惑。因为她常说:“教育,是一件凭良心去做的事!”

     对于杨佳瑛来说,过去的“优秀教师”“市级师德模范”“名班主任”称号,都是让她变得更加优秀的起点。她常说,人民教师为人民,教师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份责任。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恩施家教中心http://www.esjj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