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客服热线(微信)

13451047615

恩施最美老师


频道:教员必读 来源:恩施家教中心宣传部 点击:51 日期:2023/8/8

恩施王彭——一位年轻教师的坚守

  王彭老师,你工作总是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是什么在支撑呢?”

  “只要花开,甘当腐草。”她略思而答。

  我没有附和,稍思索后纠正道:“应该是‘坚守教育初心,绽放青春芳华’”。

  王彭,2016年上岗考试,报考了恩施市红土乡稻池小学。上岗那天,是她一生中最煎熬的一天。

  王彭对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晕车。从恩施城启程,需要经过三小时的弯弯绕绕、颠颠簸簸,一路上走走停停,她早已经吐得一塌糊涂,这段路程变得异常遥远,几经周   折终于到达了学校。在远离家人、面对陌生的学校和陌生的同事时,她内心崩不住了,打电话告诉家人想要放弃这个一直向往的职业,也在心里反复拷问自己:值得吗?放弃吗?

   第二天,王彭找到了答案,看到小朋友一双双清澈的明眸,听到一声声稚嫩的“老师好”时,她被孩子们的童真震撼了,心中有一个声音反复告诉自己:这条路不能放弃,坚守初心,勇敢地走下去。

  “你需要什么文具或者其他物品就来给王老师说,我肯定帮你解决困难。”王彭亲切地对一位班上的女生说着。

这位女生家里条件很不好,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她跟着年迈且行动不便的爷爷生活,总是喜欢悄悄拿别人的物品。王彭知道后,并没有在班级进行批评而是和她谈心,并承诺只要表现进步教师就会让她挑选各种喜欢的文具,后来小玉改掉了拿东西的习惯,人也变得活泼开朗。

当然,王彭并没有结束对她的关爱,每次只要有家访的机会,她都会去小玉家家访及时和家长沟通。

    一个寒风凌厉的冬天,外面的冷风呼呼大作,王彭仔细回想着:查寝时孩子们的窗户是不是关闭严实了?学生会不会冷?她放心不下孩子们,于是顶着寒风快步赶往学生宿舍。

“呜……呜……”只听见一阵啜泣声在走廊里回荡。是谁大晚上的哭呢?王彭循声而行,借着透过窗户的微弱光线走近一看,原来是小玉(化名)。

小玉蜷缩着身体,双手挡住眼睛,身子伴着抽泣不停地抖动着。王彭坐在小玉床边细心地开导着:“是不是风吹着太冷呢?还是想爷爷呢?”这时,小玉才委屈地说:“爷爷说家里没有厚的被子,让我忍一忍。但是太冷了,我真的受不了了。”

   听到这,王彭鼻子酸酸的,眼眶里浸着泪水,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小玉的被子,果真还是盖着夏天的薄被子,有些地方还有破洞,中间的棉絮都成了一块一块的。看着眼睛都哭肿了的小玉,王彭不由地心疼了,抱着小玉安慰着,并到自己宿舍把厚被子给她送来铺好,让她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暖意。

2021年秋季,王彭来到了大峡谷中心小学任教。班里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孩子——小亮(化名),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待在座位上,其他孩子跟他交流,他总是抱着拒绝甚至是敌对的态度。王彭注意到他的不同,主动和他沟通,但是他每次要么就是默不作声,要么就是喃喃自语,似乎他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就通过电话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到他从小就比别的小孩反应慢,也不愿意和其他人交往。王彭思考如何能够走进他的内心?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借助网上的办法一步一步来实施。

     平时上课时,王彭会特别关注到他的表现,每次只要他举手,无论对错都会让他回答,还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只要发现他的某一处优点也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夸赞他,这时会看见他偷偷低下头抿嘴笑。平时,看到他一个人躲在桌子下面,整个身体被桌子包围时,王彭会去和他一起躲起来,然后耐心询问他躲在桌下的原因,及时给以分析和开导。

    一天,一位学生急匆匆来到办公室说:“小亮,不吃饭,自己一个人用头碰桌子,其他老师拉他都不理。”王彭迅速来到食堂,询问小亮缘由,小亮也不搭理,边碰办嘀咕:“他冤枉我,他冤枉我......”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彭把小亮带进办公室,先是询问他情况,他不愿意回答,其他的学生在旁边补充事情的过程,在说到他动手推别人时,他非常激动地反驳:“没有,没有,我没有......”

    这时王彭大概知道事情的经过,并当着他的面分析事情的对错,问题解决了。他拉了拉王彭的衣服,示意王彭低头听他说话。王彭半蹲着身子,他贴着耳边说:“还是你好,愿意听我说,愿意相信我,其他人都不信我说的话,我就不想说话了。”

  “王老师,对于学生的爱会持续下去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当然会一直坚持下去。”

王彭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孩子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在教学上,她如同追求破土而出的种子,那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让同事们无不认可。刚走上讲台的她,选择什么样的课堂,是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可新手教师的她拿捏不准。而对于内向的她开口请教,也是一大难题,她在内心纠结、挣扎了很久,终于还是鼓足勇气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甘当学生,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反复聆听,把好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课堂,有时还会请老师们到自己的课堂现场指导。现在的她已然可以很好地驾驭课堂,但还是会向其他老师学习好的教学经验。

     每次走进办公室,你会发现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放着四、五种教辅资料。备课前,她总是要先翻阅各种资料,获取其中的精华,根据班级学情形成教案雏形,把整合的教学流程在自己心里默讲几次,再将反复改进后的教案搬上课本,做到心中有数才会走进课堂。课后,她还会根据学生课堂反馈进行反思,积累经验。

经常有人问“王老师,你这样反反复复备一堂课,不累吗?”“累怕啥,学生在课堂上学起来会更加轻松,思路也会更加开阔,物超所值!”她坚定地回答。

她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记得一次新课的备课时,她在前两年的一次课程培训中学习了新的教学模式,始终牢记在心,想着将好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于是在自己上到这课时她反复观摩课堂实录,哪怕是小小的课件设计、问题安排、提问铺垫,她也会反复琢磨,弄清楚别人设计的目的,以及怎样修改更适合自己的班级,不止步当下才是真正的前进。

    一直以来,她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她也被多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先进个人”。

王彭,是一位平凡的乡村教育人,认真教学,热情育人,在平凡中执着追求,在平凡中孕育伟大。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恩施家教中心http://www.esjjw.cn)